山东绿风农业集团鲁麦23麦种,穗型纺锤、 穗大粒多、株硬抗倒、高产高收;新麦种准备充足,欢迎农业开创者预订选购!!
地址:无棣县荣昌路56号; 联系电话:0543-5079866 0543-5079855
执行总裁:崔经理:13954383887
鲁麦23出苗整齐,根系发达,抗旱抗涝,抗风性强
当前小麦已进入拔节阶段,这是决定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。此期,小麦生长加快,需水需肥量增加,是肥水管理的高效期。搞好这一段的管理,对于促进大蘖成穗,提高成穗率,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一、搞好起身拔节期肥水管理
弱苗麦田:若返青期没有采取肥水促进措施或措施不够的情况下,应以起身期为肥水主攻时期,结合浇起身水,重施起身肥,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—15公斤,磷酸二铵5公斤。
壮苗麦田:若地力中等,群体适中,应重施起身肥水,以利于提高成穗率,促大蘖成穗。一般,亩施尿素10—15公斤,磷酸二铵5公斤,钾肥10公斤或N:P:K;15:15:15三元复合肥50公斤。若地力较高,个体壮,群体较合理,且又浇过冬水的高产麦田,一般应在拔节期重施肥水,一般可亩施尿素15—20公斤,每亩补施钾肥10—15公斤。
旺长麦田:前期尽量不要施肥浇水,可将第一次肥水使用时间推迟到拔节期或拔节后期(4月上中旬)进行,一般亩追施尿素10—15公斤,以控制徒长,防止倒伏,促穗大粒多。
二、搞好化控,防止倒伏
对于高产壮苗麦田,以及群体偏大有倒伏趋势的麦田,为控制植株旺长,缩短基部节间,降低株高防止倒伏,要在小麦起身期喷施20%的壮丰安乳油,每亩用量40—50毫升;天达2116,每包兑水30斤,进行叶面喷施。在小麦起身期、拔节期、灌浆期各喷施一遍天达2116,可起到分蘖早、抽穗早、成熟早、抗病、抗倒伏作用,增产5%以上。喷施化控剂时一定要注意喷匀,严防重喷和漏喷。
三、搞好病虫害防治
小麦起身拔节期,要重点注意红蜘蛛、吸浆虫、条锈病、赤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。3月下旬根据田间发病情况,要及时喷施粉锈宁,预防纹枯病,并兼治白粉病。4月上,中旬各类麦田都要密切注意麦蜘蛛发生动态,适时喷施阿维菌素或吡虫啉等杀虫剂。4月中下旬是小麦条锈病发生防治关键时期,各地应严密防控,一旦发现病株,应及时围歼发病中心,降低病害流行风险。
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爆发性、毁灭性病害,大发生时可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产,且病麦含有毒素,食用后可引起人畜中毒。赤霉病防治关键时期是小麦齐穗至初花期(一般在5月初),一旦错过防治适期,防治很难达到理想效果。喷洒药剂是防治赤霉病的必要措施。要保证适期用药,要做到小麦齐穗期至扬花初期主动用药。目前,氰烯菌酯、戊唑醇、烯唑醇等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,可用25%氰烯菌酯悬浮剂每亩100—150克,烯唑醇50克加水30千克喷雾,25%戊唑醇乳油2000倍液喷雾,也可每亩加蚜虱净30克或吡虫啉或丁硫克百威等组合配方兑水30-40公斤同时防治麦蚜。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剂复配,如烯唑醇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加甲基托布津混合喷雾效果更佳。一般掌握在小麦抽穗率到10%时喷药,如预报有雨,可抢在雨前喷药(若少于8小时遇雨,应抓紧补喷),间隔7天再喷一次。
关注天气变化,防止倒春寒冻害
有浇灌条件的地方,在寒潮来前浇水,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。因此,各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在降温之前及时浇水,若一旦发生冻害,要抓紧时间,追施速效化肥,促苗早发,提高成穗率,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。并及早喷施叶面肥等植物生长调节剂,促进受冻小麦尽快恢复生长。